中国企业报:管理咨询师考试破除人才瓶颈证明职业能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6 15:21 点击数:49
中国企业报:管理咨询师考试破除人才瓶颈证明职业能力
实习记者林秀瑾/文
管理咨询(MANAGEMENTCONSULTING,简称MC)是咨询专家提供的旨在提高客户绩效的一项 高智力的服务。管理咨询业在中国已经发展20多年,但中国管理咨询业并没有迎来自己的春天,倒似走入了某种困境之中 。
在整个管理咨询行业亟须规范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联合 会管理咨询委员会根据原国家人事部《关于印发<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71号)文件,于今年6月29日成功地组织了第二次管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这对整 饬目前混乱的管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市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此,记者采访 了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咨询委员会秘书长赵天乐和副秘书长周广斌
亮出你的职业能力!
记者:据了解,目前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尚缺少一个公认 的规范标尺,“入门标准”较低,那么,您认为目前我国管理咨询行业规范的必要性何在?
赵天乐:管理咨询引入我国已有20多年,作为一个智力密集型服务行 业,管理咨询行业规范管理与我国其他行业成熟的行业规范管理体系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从 业人员资格和机构资质方面缺少“入门标准”,什么人都敢做管理咨询,什么机构都能挂管理咨询公司的牌 子,行业内部秩序不够健全,多数客户又无法验证咨询人员和咨询机构的能力,往往是被动地认可,一旦进 入项目,当咨询人员和机构暴露出专业能力无法达到的预期要求时,不少企业客户感觉被“忽悠”了,如同 找的是一个“假施工队”,造成“烂尾工程”的为数不少,不仅使客户蒙受了损失,更重要的是,它败坏了 管理咨询行业的声誉,也直接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无论是客户还是业内人士,规范行业管理的呼声 越来越高。现在,客户在寻找咨询公司时没有标准可言,多是人云亦云。跨国咨询公司因名气大,往往是客 户的首选,即便是跨国公司,除了自我宣传和人际口碑外,也拿不出可以让人信服的从业人员资格和机构资 质证明。所以,在推进行业规范管理中,对从业人员的资格和机构的资质开展认证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记者:能否就从业人员和客户两方面具体谈谈?
周广斌:管理咨询,简单地讲,作为“医生”是给客户 进行“把脉”,根据“诊断”,为客户“开药”,并指导客户“服药”,帮助客户直至“康复”。因此,“ 医生”的能力或者说是资格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同我们现实生活中,在教育领域,为了保证教育的正确 导向,避免误人子弟,教师要持资格证上岗授课。在医疗领域,为了避免无证人员乱行医,从法律层面上给 予了相应的规定。所以,根据我国国情,在许多行业里,对从业人员实行从业资格(持证)管理是行业规范 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国从事管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保守估计有 20余万人,一些专职人 员为了说明自己的能力和资格,往往在“名片”上印有“咨询师”、“高级咨询师”、“资深专家”等称谓 ,而这些称谓绝大多数是自我认定的,无法从权威的角度给予核实,“忽悠”的成分很大。在市场经济逐步 完善的今天,客户有权让你亮出“名片”上的能力资格真实证明。试问有多少管理咨询人员能拿出让人信服 的资质证书?否则“名片”上的专业能力又能说明什么?
大家都知道,当企业用人招聘时,应聘者通常都会把他 (她)的学历证书、考取的资格证书等各种有效证件“亮”出来,作为应聘的重要砝码。同时,企业不仅可 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对“亮”出的学位证书进行核实、辨别真伪,通常也会把这些“证件”作为是否录用 的重要参考。
管理咨询作为客户的“医生”,人们不禁要问,你凭什 么证明你有能力和资格为客户进行“诊断”、“开药”,敢接这一项目?换句话说,你有“行医”资格吗? 另外,人们也不禁要问,客户凭什么选择你作为“医生”,标准是什么,客户难道就不问问“医生”有没有 “行医”资格吗?客户不怕上当吗?
原国家人事部《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 的出台,是对从业人员资格规范管理方面的重要举措。
借此机会,建议企业客户,为防止被“忽悠”和规避“ 鱼龙混杂”,在业务洽谈时应要求咨询人员“亮”出他(她)的能力资格证明。
记者:看来管理咨询业市场机制的建立已经刻不容缓了 。如何更好地建立管理咨询业的市场机制呢?
赵天乐:中国管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组织 ,要利用组织的力量来加强管理,促进咨询业健康有序发展。这个组织要有权威性、影响力和推动力,由它 确定咨询业的职业道德标准,并制定和规范咨询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
在完善管理咨询市场机制方面,我们认为首先是组织建 设问题。中国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从1985年开始就在推进我国管理咨询行业健康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在咨询 委员会的号召和影响下,到1991年,全国各省、重要城市的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和全国性行业协会, 有56个机构先后成立了 管理咨询委员会,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组织网络体系,这些机构对当地或行业内的管理咨询健康发展起 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近年来,伴随各地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许多省市已挂牌成立了管理咨询行业协会, 如浙江省、广东省、江苏省、山西省、河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深圳市等等。这些地区或行业 的组织建设,为完善管理咨询行业的市场机制构建了组织保障。
作为行业组织的一个工作重点是加强行业标准的建立和 推进行业规范管理。由于管理咨询是个软产品,看不到、摸不着,最终的工作成果和价值让企业不是很容易 界定。因此,咨询行业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标准,用它来保障咨询人员有能力为企业提供满意的服务。
为推进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规范管理,目前,我们正在 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研究如何确立管理咨询机构的资质问题。同时,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及国家有关文件, 不断完善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
咨询人才瓶颈亟待破除
记者:根据您的介绍,人才问题是当前管理咨询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具体表现是什么?
赵天乐: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高素质人才 匮乏的瓶颈,这几乎已成为业内的共识。国内管理咨询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必须实施“人才强业 ”战略,加强管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尽快形成拥有一定数量和职业水平的咨询专家队伍。
进入21世纪,国际上著名的咨询机构纷纷在中国设立分机构,以麦肯锡、毕博 等为代表的国际咨询业巨头,纵横驰骋于世界市场,其经营业绩傲然于众多咨询企业。目前,知名跨国咨询 公司仍处于中国咨询市场的最高端,并占领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给本土不成熟的中国咨询业带来巨大挑战。其中,一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国内外咨询专家。
今天,客户对管理咨询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技术条件的 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咨询机构的服务领域已不能完全满足客户的需要,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关键是人的问 题。所以,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周广斌:记得有一天,某咨询机构老总曾经来这里对我 们诉苦说:“现在公司的咨询项目很多,就是苦于没有合适的人去做呀!真希望咨询委员会能给我们推荐一 些优秀的专业人才!”
管理咨询机构专业人才的短缺,折射出我国管理咨询人 才培养体系的不完善。目前,虽然有一两所大学在尝试着开设有关管理咨询的课程,但还没听说更多的知名 大学开设管理咨询专业,在人们的印象中,管理咨询专业往往由MBA所替代。另外,社会上的管理咨询专业培训市场也不像 外语、IT培训那样火爆 ,有许多从事外语或IT 行业的人员为考级而主动寻找培训,也推动了专业培训市场。由于管理咨询从业人员过去没有考级的概念, 管理咨询专业的培训市场自然暗淡,从这个层面上也反映出社会上咨询专业人才的短缺。
另外,许多咨询机构人才整体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导致 人才匮乏的原因之一。如理论工作者与技术应用开发工作者的配置,有的几乎为空白,有的咨询机构人员结 构过于单一,清一色的MBA,而工程、技术、信息等专业人才少之又少,平时由于种种原因又不能养 “闲人”。因此,一旦遇到大型的综合项目,更感人才上捉襟见肘。
要解决管理咨询人才短缺问题,从长远打算,关键在于 建立专业人才的职业生涯体系和激励机制。首先是对管理咨询从业人员要设立“入门标准”。《管理咨询人 员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的出台,实质上就是为管理咨询师设定了“入门标准”,同时也明确了职业能力 等级,即中级和高级,通过开展统一考试或者是评价活动,一方面促使管理咨询人员为考级而不断地加强新 理论和新技能的学习,通过专业培训和实践,不断提升职业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从事管理咨询的人员,应沿 着“学习———实践———考级———再学习———再实践———再升级”的职业生涯轨迹,使自己成为真 正的管理咨询人才;另一方面,也为咨询机构选用人才提供了公认的评价标准和依据。
当然,管理咨询师考试并不是解决人才短缺的惟一办法 ,还需要组织一批优秀师资队伍,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专业培训基地,不断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咨询人员以满 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管理咨询师考试应运而生
记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咨询师考试产生了。 那么,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这个考试的相关政策背景呢?
赵天乐:经我们多方努力,原国家人事部于 2005年9月正式颁布了《管理咨询人员职业水 平评价暂行规定》和《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5】71号),文件中指出:“管理咨询专业人员职业水平评价,纳入全国专业 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统一规划”。这就从国家立法和政策层面,正式批准确立了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 评价制度是一项国家制度,为评价管理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设定了国家标准,为管理咨询业的长 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文件中还规定,“中国企业联合会具体负责管理咨询师 职业水平考试的组织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将一项全国性的考试工作交给协会组织来做,是国家规范管理 咨询行业的信号,有利于规范目前混乱的管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市场,有利于树立中国企联管理咨询委员会 的行业组织地位,有利于发挥组织者的桥梁纽带作用。
周广斌:因为管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家级考试, 它的考务费标准由政府部门确定,并全部上交中央财政,我们经与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多次沟通, 2007年4月,两部委先后正式发布《财政部国 家发改委关于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07]18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管理咨询师 职业水平考试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787号)两个文件,这不仅反映了国家政府部门给予管理咨询行业高度 的关注,同时为能在2007年首次开考创造了必要条件。
记者:管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已经成功举办了二次, 那么管理咨询师考试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赵天乐:过去,我国管理咨询行业没有建立起权威性的 职业水平认证制度,客户在选择咨询机构和聘请管理咨询人员时缺少一个客观、公认的评判依据,往往不能 准确地选择满意的咨询机构和合格的咨询人员,使企业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
管理咨询师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不仅有利于规范我国管 理人员资格认证市场,也有利于我国管理咨询师考试认证与国际通行标准和程序进行对接,提升我国管理咨 询行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
正如中国企联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管理咨询委员会主 任陈兰通在
周广斌:根据原国家人事部71号文件的规定,“通过考试,取得《中华人民 共和国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证书》的人员,可受聘承担企业管理咨询业务工作”。同时,对管理咨询师应该 承担的义务和职业能力作了明确规定,这就为客户选择优秀的咨询机构和合格的咨询人员提供了一个客观、 公认的标准。
另外,文件规定,“在管理咨询业务活动中,因违反职 业道德或提供管理咨询项目方案发生错误,对企业管理产生重大影响和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中国企业联合会 取消登记,收回职业水平证书。”证书登记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咨询人员的职业行为,保障了 管理咨询的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咨询师专家队伍。
再者,文件又规定,对取得证书的人员,“用人单位可 根据需要和本人专业背景聘任经济师或会计师专业技术职务”,这为管理咨询从业人员开辟了广阔的职业通 道,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职称评定的单位或个人,又增加了一条新路经。
记者:管理咨询师考试的具体情况如何?
赵天乐: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 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设置《企业管理咨询实务》和《企业管理咨询案例分析》2个科目,考生在一年内通过全部考试 后,便可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咨询师职业水平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有效。
在原国家人事部指导下,我会已于
由于我们在考试大纲制定和考试试题方面邀请了知名的 大学教授和咨询机构的专家亲自参与,使得考试大纲内容和考试试题水准得到了业内专家和考生的普遍认可 。
记者:这个考试除了上述意义外,对企业的管理者是否 也有重大意义呢?
周广斌:的确,管理咨询师考试对企业管理者,尤其是 中小企业经营者,意义同样重大。管理咨询通俗地讲,是给企业“看病”的,如果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像日常 生活中的健康者那样,本身就通晓基本的医学知识,小病小灾自然不需劳师动众,便可自行解决。
从宏观上看,如果我国几百万个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掌 握了管理咨询为企业“看病”的基本知识与方法,能用管理咨询的视角来看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发现“小病 小灾”能及时处理,自我调养得当,跑“医院”的次数自然减少,“看病”的成本会大大降低,不仅会使企 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得到不断提升,也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再者,企业内部管理人员通过考试,根据文件规定,也 有助于解决评定职称的问题。“三级二标”认证体系呼之欲出
记者:听说你们正在制定管理咨询师的“三级二标”认 证标准和咨询机构的资质认证办法,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赵天乐:在管理咨询师全国统一考试逐渐成熟的情况下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咨询人员职业资格体系建设,我们正组织有关专家,根据国际和国内管理咨询行业发展 动态,制定管理咨询人员的“三级二标”资格认证标准。
“三级二标”包括二个标准和三个层级:一个标准是国 家认证标准(如原国家人事部2005[71] 号文件),其中包括中级管理咨询师和高级管理咨询师两个层级的认证;另一个标准 是国际认证标准(国际管理咨询协会理事会认可的国际标准),认证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该职业资格认证可在 ICMCI的45个会员国家和地区得到互认。简单 地说,就是管理咨询师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分中级、高级和CMC。
周广斌:“三级二标”是针对从业人员出台的资格认证 标准,通过考评获得相应级别的证书,如同“医生”或“护士”的资格证。但是,我们都知道,每位“医生 ”或“护士”是在“不同等级”的“医院”里工作的。管理咨询行业之所以从业人员和机构的“鱼龙混杂” ,是因为对“鱼”和“龙”没有形成公认的认证标准,客户难以辨别。现在许多业内人士都呼吁,为规范行 业管理,不仅要对咨询人员进行资格认证,更重要的是应对咨询机构开展资质认证工作,如同“医院”和“ 星级宾馆”的资质认证一样,并且对外要“挂牌”明示,以便客户根据需要选择咨询机构。我们正在组织调 查、研究有关咨询机构的资质认证问题,鼓励一些地方管理咨询协会积极与当地行政部门沟通尝试推进试点 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三级二标”和机构资质认证体系的建立 ,推动我国管理咨询行业的健康发展,用标准拉动咨询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用标准建立优秀咨询机构的成 长机制,用标准树立管理咨询行业的良好形象。
本文摘自中国管理咨询委员会网站专题研究栏目。